记汉寿民营企业家朱天保
编者按:每个海外侨胞都有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都有一份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都是一道星光闪耀的靓丽风景。常德市侨联推出“德侨风采”系列报道,陆续报道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留学生,或归侨侨眷的创业史,讲述“德侨”(常德籍或与常德有渊源的侨界人士)故事,团结更广泛的侨胞心系祖籍国与常德。欢迎侨界人士踊跃投稿:cdqw011@163.com。今天为大家分享侨属朱天保创业回报社会的故事。
在汉寿县沧港镇菱湖村,有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说起他,当地老百姓无不双手称赞:“他是扶贫帮困的好帮手,乐善好施的热心人、助农致富脱贫攻坚的奉献者。”他就是汉寿县菜根香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天保。
朱天保出生在汉寿县菱湖村的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勤劳质朴的农民感情深深地感染了他幼小的心灵。从年轻时,朱天保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毅力与耐心,培养自己的动手、动脑与组织能力。
1987年他于汉寿二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面对家乡父老乡亲们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生活依然贫困的状况,他总是深深思索,立志弘扬父辈勤劳质朴的精神美德,决心用勤劳的双手改变家乡贫困的落后面貌,千方百计造福父老乡亲。30多他一直从事蔬菜种植,一步一步探索脱贫致富的门路。
2012年8月,一个为民脱贫攻坚的想法激发了他开始创业,他在沧港镇菱湖村办起一家蔬菜食品加工为主的常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金6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600万元。年产值达到3976万元,年销售额3820万元,现有固定员工26人,蔬菜种植基地1108亩,蔬菜加工厂房占地面积15亩,加工车间面积5217平方米。公司已注册了“沧港菜富”商标,获得“SC”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公司本着“诚信为本、服务农民、创新发展、奉献社会”的经营理念和宗旨,每年为当地老百姓解决就业15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0多户。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为缓解鲜菜扎堆上市农民卖菜难的困扰作出积极贡献。
朱天保从“小作坊”到“大产业”,从“单打独斗”到“团体作战”,从“孤帆独舟”到“联合开发”。将企业做大做强,延伸发展,实现了小农作坊向农业、专业产业化的“展翅高飞”。朱天保立志为民探索,追逐脱贫攻坚的梦想终于实现。
朱天保与贫困农民一起生产
农村要脱贫攻坚,农民要致富,企业发展、质量是保证,创立品牌,拓宽销路是关键。近几年来,朱天保不仅继续努力办好自己的企业,还根据国家扶贫攻坚的政策,积极带头投身开发名优新蔬菜食品,自己富了帮助周围贫困群众共同发展蔬菜产业致富。2010年12月他带头组建了汉寿县菜根香蔬菜专业合作社,并由自己当任理事长,专门从事以蔬菜为主的种植、加工、销售。在决胜精准脱贫攻坚中,不断推进扶贫脱贫机制创新,积极构建经济组织能人与贫困农民“利益共享”的利益联动机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汉蔬”品牌带动周边贫困户致富的新路子。
为了当好以菜生财的带头人,2018年以来,朱天保通过办电商,坚持以洞庭玉臂藕丁、鲊辣椒、榨菜丝、酸豆角等10多种产品生产、加工、批发、销售和农副产品网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近几年来,他引导合作社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生存,诚信树形象、管理出效益”的经菅理念,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扶贫的运作模式,严格执行菜根香蔬菜食品制作标准和食品安全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从台湾请来蔬菜土肥专家进行测土配方,提高土地营养。请省、市蔬科所、县蔬菜办等多名专家、教授在本土企业为蔬菜种植户培训授课、讲解新品种豆角(詹豇215)科学种植技术,使蔬菜农户得到了更大的收益,实现了亩产过万斤、收入过万元,打破全国豆角优质高产关,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在沧港、罐头嘴镇和辰阳街道围堤湖等10个乡镇近100个村组采取为农户提供蔬菜种子、肥料、技术等,并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蔬菜,突出扶贫重点,明确带动脱贫攻坚主体,严格对照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来实施。平时常期长期在厂里扶贫车间工作的5人,在土中从事种植专业人员7人,共12人,有长期蔬菜订单贫困户74户,共274人。合作社2019年销售产值1120万元,利润达到89.6万元,每户利润分配达3000元。这些年来,他确保贫困人口精准受益,流转土地1100多亩,实施高产蔬菜800多亩。先后带动21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帮助150多户精准脱贫。
朱天保(中)与贫困农民在一起
树高千尺不忘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年来,朱天保凭着浓浓的脱贫攻坚、帮民致富的“三农”情结和乡村能人的韧劲,勤奋拼搏,实践了人生的自我升华,成为了闻名遐尔的富人。他时刻提醒自己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始终不能忘记父老乡亲,不能忘记对社会的奉献,不能忘记对贫困人员的一片善心与爱心。他总是以一个县政协委员、农民企业家的胸怀,关注民生,奉献真情。他热情参加各项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近几年来,先后为7户贫困户捐款10万多元,为乡村修公路、修桥捐款2.1万元,结对帮扶贫困学子7人,每年春节慰问周边10多户贫困人员、五保户赠送大米、蔬菜、食品、衣物共计800多件。如沧港镇菱湖村21组特困户樊哲胜全家六口,本人患高度痛风,妻子是盲人,两个女儿天生弱视,大的高度近视,小的斜视+近视,父亲88岁,母亲86岁。全家生活十分困难,朱天保连续几年把他作为自己的扶贫帮困的联系户,一边捐资为他家添置衣物,一边帮他家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去年夏年还自费2000多元为他家购置了冷风机。同时还特意用专车将樊哲胜两个患严重眼疾的女儿带到汉寿眼科医院体检治疗,全家人感激不尽。
沧港镇菱湖村24组贫困户杨泽利,一家3口,生活贫困,从去年开始,朱天保多次上门慰问,帮助发展生产,同时还将他父亲接进公司长年打工,每月收入4000多元,逐步帮助他家解决了生活困难,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沧港镇菱湖村二十六组特困户刘德刚,一家三口生活十分困难,加之刘德刚患上了不治之症——胃癌晚期。朱天保便给他捐钱捐物,并经常上门问候、照料。
近些年来,朱天保还以一个县政协委员的身份抽出时间积极参政议政,认真收集社情民意,撰写提案建议。先后向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做好脱贫攻坚造富百姓》、《关于拓展产业致富门路,带动脱贫攻坚》等10余条提案与建议,大多被上级采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丹心一片促脱贫,乐为人民作奉献。朱天保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又有心贴百姓“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豁达情怀,10多年如一日,总是以一个民营企业家和县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扶贫帮困献爱心,为广大贫困户撑起了一片绿荫,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些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市县镇“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县“优秀政协委员”等10多种荣誉,他带头组建的汉寿县菜根香蔬菜专业合作社荣获“湖南省民营科技型企业”。目前他正以崭新的姿态,继续推动脱贫攻坚,塑造品牌“汉蔬”,谱写为民脱贫致富的崭新篇章!(田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