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觅乡音
——海外华裔新生代和国内侨界青少年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圆满落幕
盛夏时节,常德迎来一批特殊的“归乡人”。7月28日至8月1日,来自英国、韩国等8个国家的海外华裔新生代跨越山海,与常德侨界青少年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以“寻根常德·筑梦未来”为主题的文化寻根之旅。
上茶艺课
体验古法制作豆腐
参观常德博物馆
赠予扇面墨宝
游览桃花源景区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归乡第一课,孩子们身着汉服,在“中华文化 润泽心田”课堂上吟诵《诗经》,中华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发芽。
“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那些曾经只在书本里读到的文字,变成了可触可感的文化礼仪。”讲台下,白煜宸听得十分认真。这个在德国长大的华裔小学生,课后谈论起中国历史故事,头头是道。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实地探访历史古迹、体验非遗技艺、学习传统文化课程等方式,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和常德本土文化。
“沅水号子喊大的地方/洞庭鱼米养胖的地方/……这地方说话谁都能听懂/这地方待客都那么大方……”当常德丝弦老师用婉转悠扬的唱腔,唱起《常德是个好地方》时,孩子们都有模有样地跟唱起来。识茶、泡茶、品茶……在茶艺课上,孩子们不仅习得技艺,更体味到中国茶文化的深厚意蕴。走进桃花源,从文字想象步入实景,孩子们对“武陵人误入仙境”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孩子们听种粮大户讲故事,参观村史馆,体验古法榨油、制豆腐。在湖南鑫三香常德米粉产业园,孩子们还品尝了香气四溢的常德米粉。
在常德博物馆,孩子们认真听讲解员讲述抗战往事;置身常德市科技馆,他们亲身感受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
5天时间里,常德市侨联通过14场文化活动让营员们感受中华文化,加深友谊,深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将这份跨越重洋的“根”情牢牢维系。
“我明白了,‘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种味道,一句乡音,更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对生长在这片土地的自豪感!”英国侨眷张诗楠说。
“树有根水有源,常德就是我们共同的根,我们是同一棵大树上开放于世界各地的花朵。”印尼侨眷李虹诺说。
“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常德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是我的根,也会是他们的故乡。”一位海外华裔新生代的家长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