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侨界青年要做大常德“朋友圈”
7月9日这天,常德市侨联青年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侨青委”)成立。
市侨青委是市侨联直接领导的以留学归国人员、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正在海外留学、工作的优秀青年为主体的联谊性组织。全市加入市侨青委这个大家庭的委员有93名。
侨青委员身上有两项显著优势,即视野广阔、学历较高。
视野,是一个人眼之所见的范围,是观察或认识的领域。这93名侨青委员,约92%是80、90后,约8%是00后,分别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新西兰、加拿大、俄罗斯等13个国家留学归国。他们在外求学时,所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经历的人事,以及思想和观念上经受的碰撞、启发,都将成为人生中一段宝贵体验。
笔者看来,近代以降,中国人“看世界”的目的和心态,已发生很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寻求的是救国图存的路径;改革开放初期涌现的出国热,是被压抑的知识、文化需求的回潮;近些年兴起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则透露出国人越来越多的自信和从容。
如今远赴重洋的青年背后,是一个早已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破壳新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他们身上,不再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因为曾经走出家乡放眼看世界,所以应更有能力向世界介绍常德。他们肩上,有了新的任务。
93名市侨青委员中有78人长期在常德工作生活。他们有的选择自主创业,有的担任高校教师,有的成为企业高管。他们“朋友圈”的中心,一直没有脱离故土。
就像一种传统,我市侨界青年怀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们发挥语言优势,助力重大活动。组建“常德市翻译人才库”,为招商引资、国际会议等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他们发挥海外优势,助力疫情防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危急的时刻,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符合抗疫标准防护服近万套,并在第一时间响应市委统战部工作部署,建立抗疫翻译志愿小分队。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助力“线上经济”。与企业共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近万名,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对接中欧班列向欧洲市场出口常德米粉,为“德品出境”做出精准尝试。
随着市侨青委的成立,我市侨界队伍又添新阵地,广大侨界青年干事创业、实现梦想多了一个重要平台。侨青委员的身份,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如何在政治思想上正确引导侨界青年,怎样激发侨界青年创新创业的活力,如何发扬侨界爱党、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以侨为“桥”,讲好常德故事,加强内引外联,服务中心大局,是新成立的侨青委需要思考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
新时代赋予“留学报国正当时”新意。希望这群常德年轻人牢记职责使命,加强自身修养,带头创新创业,维护侨团和谐,做好侨界青年的楷模。希望踏上新征程的侨界青年,不断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让更多海外朋友关注常德,更多海归青年回乡发展,让常德的“朋友圈”越做越大,对外吸引力越来越强,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