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侨联召开读书分享会
6月5日,市侨联负责人郭震宇主持召开机关干部职工读书分享会。市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四级调研员戴郁静,市侨联维权科干部高健雄,分享了《金字塔原理》、《心流》的读书体会。
郭震宇点评道,两位干部都分享得非常好,我们要保持从容地对待人生浮沉的心态:要坚守自我,当得意时,不要过分欢喜,当落魄时,不要过于悲伤。做事情要有清晰的目标感,要认识到获得幸福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心智成熟才是。
附读书分享发言稿原文: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作者芭芭拉·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是麦肯锡公司的第一位女咨询顾问,多年来致力于传播金字塔原理,帮助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等各界人士提高写作商务文书、复杂报告、演示文稿的能力。麦肯锡公司于1926年在美国创建,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
《金字塔原理》一书主要陈述的是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金字塔原理是强调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思维方式,也是有效分析问题、得出解决方案的有用工具。目的是让我们在写作、汇报、演示文稿等需要表达和沟通的时候,变得更有条理,思路更清晰。全书分为4个部分即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用了大量案例来说明金字塔结构思维模式的作用、基本形式、构造方法、金字塔各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金字塔原理如何实际运用。
简单的说,金字塔原理指出:任何问题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又可以由3-7个论据进行支撑,每一个论据本身又可以作为1个论点再向下衍生3-7个论据来支撑,如此重复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状。人思考的时候都是从下往上思考,收集大量信息——整理归纳论证——得出一个结论。而陈述一个问题的时候,逻辑上就是相反的,要从上往下,先说出结论,再说明支撑这个结论分论点。这个思考加表达的过程是为了说明或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就应该目的明确、言之有物的来选择、收集、归纳相应的资料来做论点支持你想要表达的主题。
如果你的文章结构也就是你的表述,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口头的,呈金字塔形,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结论反映了作者对思维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发现: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都更加易于理解。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这一顺序逻辑清晰,是写作的最重要的行为,读者(或听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如果你不预先掌握逻辑关系的顺序,而只是逐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让读者开始进行他的思考程序,由于人们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少能够对你表达的思想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而自动得出跟你相同的结论,那这种表达、汇报或者演示实际上是困难重重或者没有效果的。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得出的并且希望他接收到的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们——这样他们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否则,读者很可能会发现某种非你所望的逻辑关系,甚至还可能根本发现不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也是在浪费对方的时间。
这本书也就是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为什么以及如何做好这件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写一手好文章或者能出一份好的汇报材料是多么有价值。
《心流》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心流》这本书,分享给大家。《心流》是一本探讨幸福与专注力的心理学著作,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在本书中分享了他对心流体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结果。对我而言,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好书,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同时也指导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心流体验。
1、先说这本书的核心概念:心流、精神熵。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它的特征是目标明确,挑战适合(既有难度又匹配能力),有即时反馈,忘我而带有强烈的愉悦感。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
再说精神熵。熵最开始的意义是表征的是热力学系统分子的无序程度,熵越大,系统的混乱程度越高。在这里契克森米哈赖引入精神熵的概念来描述精神世界的无序程度,当人很焦虑、烦躁,心里各种念头进行思想斗争的时候,这时候可以说精神世界非常混乱,精神熵很高;而焦躁的反面,精神熵极低的状态,就是心流。契克森米哈赖的受试者描述“心流状态”感觉是被一股洪流推着走,所有的精神力量集中到一个方向,内心极其有序和谐安宁,契克森米哈赖也把心流称为“最优体验”。
2、重要观点:幸福不是人生的目的。
契克森米哈赖把心流当作幸福的代名词,能经常获得心流体验的人当然是幸福的人,获得心流体验当然是有法可循的,但是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不能把幸福当作人生主题。幸福是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个事情中,获得和谐安宁的状态,它只是追求真正人生目的时的副产品。因为当你以幸福为目标时,你会发现阅读时是幸福、旅游也是幸福的、吃美食也是幸福的,那你应该选择哪一个呢?幸福不是一个好目标,因为它不能给你一个确定的方向来统一你的精神力量,不能降低你的精神熵,反而可能会让你陷入无谓的纠结和挣扎中。那什么是好目标呢?你可以以提高你的知识丰度和认知力为目标,那你就去读书;你也可以以增长不同地方文化的见识为目标,那你就去旅游。像这种能给你明确方向的目标,就是好目标。
3、如何通往幸福之路?
作者认为获得心流体验的路径是很多的,日常生活,感官刺激、思考思辨、工作、人际交往甚至是挫折经历中,只要找齐获得心流的几大要素,即目标明确、难度匹配、及时反馈、全力投入,都能够获得心流体验,书中也展开很多章节进行论述。我认为书中最重要的几条建议:
第一,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设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而不是被环境所牵制,随波逐流;
第二,建立复杂的人生意义,把复杂外部世界融入自己的人生意义系统,比如雪花和生命,它们的熵都很低,但是雪花很简单但很脆弱,生命很复杂但很顽强;
第三,对目标进行真正的经营,投注精神能量。
总的来说,《心流》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它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实用性,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用的指导和启示。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专注力和心流体验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着去实现更多的心流状态。因此,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心理学和自我成长感兴趣的人。